區塊鏈 x AI:從比特幣技術看見 AI 行為紀錄的未來可能

從比特幣技術看見 AI 行為紀錄的未來可能

隨著生成式 AI 帶來的爆炸性成長,從文字生成、圖像合成到自動化決策系統,AI 的應用正快速滲透各行各業。然而,這樣的發展也引發了高度關注:我們是否真的能信任這些 AI 系統?它們是用哪些數據訓練的?當出錯時,我們能追溯其原因嗎?

📌 用區塊鏈追蹤 AI 訓練數據?這不是幻想!

根據 CNBC 的一篇報導,越來越多科技業者與研究機構正在探索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 AI 模型的訓練歷程記錄。這裡所提到的區塊鏈,正是支撐比特幣運作的技術基礎,其核心特性包括:不可篡改、去中心化、可驗證

這些特性,恰好能解決當前 AI 面臨的三大問題:

  1. 數據來源不明:AI 訓練資料若未經授權,容易侵犯版權,甚至訓練出偏見模型。
  2. 模型透明度不足:使用者難以了解模型是如何做出某個判斷或選擇的。
  3. 責任難以歸屬:當 AI 出錯時,缺乏明確的審計紀錄機制,讓問責機制無所依據。

區塊鏈若被應用於記錄 AI 訓練數據的整個歷程,就能建立出一套「資料溯源系統」,從誰提供了什麼資料、如何使用、模型怎麼變動,通通可以留下清晰紀錄。

🔍 更進一步:AI 行為是否也能上鏈?

許多人開始進一步思考:既然可以紀錄訓練歷程,那麼,AI 實際「做了什麼」是否也能上鏈?

這樣的技術想像,正逐漸從研究走向實作。例如,在 AI 被應用於企業內部系統(如自動回覆客服、處理公文、資料分析)的情境中,如果能夠用區塊鏈記錄 AI 的每次行為與決策依據,將能大幅提升系統的可追溯性與可信度,也為日後的錯誤排查、合規稽核提供依據。

💡 AI + 區塊鏈,開啟值得信任的數位未來

AI 與區塊鏈這兩項技術的結合,正在打造一個更加可信與可控的未來。特別是在教育、醫療、金融等對「可驗證性」要求極高的產業,這樣的應用將不再只是技術創新,而是信任機制的重建。


若你正在關注 AI 的應用實務或參與 AI 導入專案,現在就是了解「區塊鏈如何成為 AI 監管基礎設施」的好時機。雖然技術仍在發展初期,但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 AI 應用「自帶紀錄鏈」,不只會做事,還能為自己的決策背書。

原始連結:https://www.cnbc.com/2024/01/22/blockchain-tech-behind-bitcoin-can-be-used-to-track-ai-training-data.html

如果想知道更多雲端新知,加入我們LINE@官方號

感謝您的填寫,將有專人與您聯繫